新加坡

2023 金融科技趨勢論壇|如何有效監管虛擬資產?前 CFTC 主席現身說法

2023 金融科技趨勢論壇今(23)登場,聚焦於全球的虛擬資產監理趨勢。其亮點之一前立委許毓仁和前 CFTC 主席 Timothy Massad 針對虛擬資產的監管現況和未來趨勢的討論。

TFTA 台灣金融協會主辦 匯聚數百名專業人士與會 圖/區塊誌提供

前 CFTC 主席 Timothy Massad 長期關心加密貨幣的監管

Timothy Massad 是美國前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長期關心加密貨幣的監管發展,像是和前 SEC 主席 Jay Clayton 提出聯合監管虛擬資產計劃,目前也與前立委許毓仁合作研究穩定幣監管。

Timothy Massad 指出,目前法規監管架構不明確,造成消費者保護不周全。近期事件包括 FTX、Celsuis 等交易所倒閉,就傷害到消費者信心,更不利金融創新。

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在監管 KYC、反洗錢等基本議題上雖初具共識,不過這些遠遠不夠,尤其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的類別太多,更加深監管難度。他以交易所為例,認為交易所還需要有「第三方托管」、「用戶資產隔離」、「禁止交易所執行做市商業務」等監管架構。而像 Celsius 這樣的借貸平台,也會需要在資產隔離、第三方托管,滿足更嚴格的交易限制。

大會活動照 台灣五間交易所均全程參與,國內金融新創要角如 XREX/奧丁丁集團均出席 圖/區塊誌提供

美國為何落後?

在虛擬資產監理進展上,他明確指出了兩個美方相對滯後的主因:SEC 和 CFTC 的監管衝突以及國會議員對於加密貨幣的看法分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要監管證券,CFTC 則是監管商品和衍生品,而對於加密貨幣隸屬於何物,始終有分歧,造成監管的灰色地帶。

Timothy Massad 認為要解決內部歧見,首先應先擱置爭議,創造一套最有共識、能廣泛監管的架構,足以保護大多數的用戶。而對於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即使之後上架的代幣被歸類在證券,這套標準應該也要提出解套提供方式讓其遵守、。

新加坡 DBS銀行 表達對合規重視並且無法忽略新興的市場需求 圖/區塊誌提供

穩定幣和 CBDC 發展難達共識

CBDC 則是另一難題。他指出,雖然自臉書提出 Libra 之後,全球央行就開始積極研究 CBDC,但目前各央行的分歧還是相當嚴重,包括 CBDC 是否維持法幣相同的二級發行制亦或改為直接發行、其他如同商業銀行的角色演變、還有隱私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之,雖然各方積極研究 CBDC 相關議題,但從央行乃至於國會仍缺乏具體共識。

另一方面,Timothy Massad 認為穩定幣的監管相當重要,尤其是考量到其量體迅速增加、用途逐漸變廣,應該要設立一套監管架構。他認為穩定幣的性質較為接近銀行,所以應該要有 100% 儲備、資產儲備品質、資本適足率、流動性等監管架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用戶。

本新聞稿由台灣金融科技協會提供,區塊誌編輯。

總獎金30萬!ABA加速器舉辦「鏈金盃 黑客松」競賽,招聘區塊鏈菁英

(圖:ABA黑客松提供)

台灣首家以區塊鏈為主軸的加速器「亞洲區塊鏈加速器( Asia Blockchain Accelerator )」深耕台灣區塊鏈產業發展,擁有培育10家台灣企業及國際新創落地台灣經驗,更積極投身國際合作,與新加坡政府合作「未來技能(SkillsFuture)育成計畫」,更促使投增資金額超過8,000萬新台幣。

找出區塊鏈全新商業模式

在數位化轉型快速崛起的浪潮之下,全球皆在加快佈局研發及推廣區塊鏈技術,Deloitte《2020全球區塊鏈調查》訪問自14個國家和地區約1,500位各產業的企業高管。其中,有55%的受訪者將區塊鏈視為前五大戰略優先重點;89%的亞太地區受訪者正在或計劃招募區塊鏈專業人員;39%表示已經在生產環節部署區塊鏈技術;尚有83%認為不採用區塊鏈技術將逐漸失去競爭優勢,較2019年增加六個百分點。

對於國家而言,區塊鏈是一項戰略新興技術;對於企業而言,區塊鏈是一個能夠超速發展的機會,被認為是“下一個顛覆式創新技術”,奠定產業互聯的基石。

ABA加速器商務開發總監鄭亘綺期待促進台灣區塊鏈生態系
以「區塊鏈解決產業痛點」為核心,祭出30萬元總獎金,盼能找出新區塊鏈商業模式
圖:ABA鏈金盃 黑客松提供

ABA加速器商務開發總監鄭亘綺表示「台灣欠缺的不是優秀的團隊,而是提供這些優秀人才發展的管道及提供資源來解決區塊鏈新創所面臨的困境」,ABA相信在每次與台灣新創團隊的合作,能帶給台灣區塊鏈更多希望及激勵台灣區塊鏈產業,使台灣優秀人才及技術能讓全球看見!以「區塊鏈解決產業痛點」為核心,祭出30萬元總獎金,廣邀區塊鏈好手參賽,盼能找出新區塊鏈商業模式。

堅強決選評審團

決賽團隊最終前三名將於10/20日進行公開線上Demo Day,ABA特別邀請臺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廖世偉,Steaker創辦人暨執行長黃偉軒,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副教授兼主任林盟翔,好說創辦人鄭安珀擔任決賽評審,藉此促進區塊鏈圈技術交流互動,聚焦產業菁英投入,連結各界資源加大區塊鏈推廣及加速建構區塊鏈成長。

「ABA鏈金盃 黑客松」競賽訊息

競賽官網:hackathon.abatw.io

總 獎 金:30萬
佳作及潛力獎可獲得ABA區塊鏈加速器輔導、競賽證書

參賽資格:
1.企業組(成立五年內之新創公司,參賽團隊成員3-5人)
2.學生組(全國大專院校在學生/在職專班團隊,參賽團隊成員3-5人)

報名期間:
2021年07月26日(一) ~ 9月10日(五) 24:00止

決    賽:
10月20日(三)

得獎公告:
10月22日(五)

任何問題請洽Line:http://line.me/ti/g/3sY_HjJ9MK

評分指標企業組與學生組

(圖:ABA鏈金盃 黑客松官網截圖)

(以上活動資訊由 ABA加速器提供 )

搶佔東南亞6億人口加密貨幣交易商機,創投 Turn Capital 收購台灣知名區塊鏈公司 Dapp Pocket

區塊誌 / 編輯部

我們的使命是帶領東南亞6億6500萬人進入加密貨幣的世界!

Coinomo & OMO Finance | Turn Capital
志在東南亞6億6500萬人口市場 宣布併購台灣知名區塊鏈公司Dapp Pocket

(2021年5月6日,台灣訊)由17Live共同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潘杰賢創立的家族投資辦公室Turn Capital,繼年初共同收購台灣第一Podcast平台 SoundOn 之後,宣布再度收購由陳柏安(Anderson Chen)創辦的台灣知名區塊鏈公司Dapp Pocket Inc旗下的Dapp Pocket及Cappuu兩款產品。此收購案由Turn Capital 新加入的合夥人張鐘予(Evie Zhang)主導。兩款產品將融入全新的Coinomo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成為東南亞新用戶及主流族群進入虛擬貨幣世界的入口。

訴求軟體簡單易用 Dapp Pocket 兩大產品線吸引超過 14萬用戶

Dapp Pocket公司有兩大產品線,第一是基於Dapp (區塊鏈應用) 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開發的電子錢包Dapp Pocket;第二是收益聚合器Cappuu,專為一般用戶設計可輕鬆透過信用卡刷卡,兌換美元穩定幣USDC。雖然Cappuu僅處於Beta階段,但Dapp Pocket公司的產品已經吸引了超過14萬用戶,形成強大的投資誘因!

Dapp Pocket 兩大產品線:電子錢包 Dapp Pocket 及收益聚合器 Cappuu (圖:Turn Capital 提供)

Coinomo專注於東南亞消費端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及投資產品組合,將透過收購Dapp Pocket的兩大產品線:去中心化的電子錢包Dapp Pocket,及創新的收益聚合器 Cappuu,讓用戶可以投資DeFi策略,並透過與全球穩定幣發行商Circle的夥伴關係,協助用戶兌換美元穩定幣 USDC。

牛市復甦強勁 能否進入主流 產品體驗是關鍵

加密世界過去12個月歷經了強勁的復甦,並引發了來自機構投資人與散戶投資人對於此產業作為替代性資產的興趣,並成為任何尋求收益的投資人無法忽視的重要市場。當越來越多人加入市場,並在監管單位對於加密產業採取正面積極的管理態度下,推廣大眾普及率面對的唯一問題就是進入的難易度與用戶的產品體驗。

「Dapp Pocket創辦人陳柏安建立了令人讚嘆的產品組合:Dapp Pocket及Cappuu,我們相信隨著零售加密市場的快速普及,我們可以運用他的產品與專業,在東南亞的零售交易所展開跳躍式的起步!我們的目標是打造讓東南亞符合資格的網路人口百分之百能夠使用的加密交易所,非常期待與Dapp Pocket的團隊緊密合作」,張鐘予表示。

趨勢不可逆: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已跨越兩兆

「比特幣的市值最近首度超過一兆美金,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市值則站上了2兆美金。整個產業僅在十年中即發展到如此程度,我們站在進入大眾市場的交界,我非常興奮可以和Turn Capital建立夥伴關係。整個產業的爆發已經正在發生,例如最近摩根大通、星展銀行和淡馬錫共同創立的區塊鏈支付平台Partior實驗,就是透過公與私夥伴關係共同推出。我相信我們即將看到未來12到24個月發生大變遷的時代來臨」,陳柏安表示。

創辦人深耕區塊鏈技術 創業僅三年快速出場

Dapp Pocket公司創辦人陳柏安年僅 29 歲,6年前在台大資工研究所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2018和同學一起創立Dapp Pocket,創業僅三年即獲得收購。期間陸續獲得AppWorks、TSS (台灣新創競技場)、台大創創中心、台灣科技部等加速器協助。

一張含有 個人, 室內, 窗戶, 男人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Turn Capital將與陳柏安共同創立新的Coinomo公司,密切與Dapp Pocket團隊合作,基於Cappuu開發新的Coinomo與OMO Finance平台,積極推廣到東南亞市場,新平台將於2021年6月上線。Dapp Pocket的服務將不受到影響。

關於Dapp Pocket電子錢包

Dapp Pocket是加密電子錢包應用程式,讓用戶可以透過手機進入超過2000種以上Dapp (區塊鏈應用程式),同時支持以太坊(Ethereum)與Tron兩大區塊鏈。透過Dapp Pocket,用戶可以輕鬆管理他的虛擬貨幣,代幣(ERC-20)及NFT加密收藏品(ERC-721)。並且 Dapp Pocket與眾多 DeFi 項目整合,使用戶可方便的管理其 DeFi Porfolio。

關於Cappuu收益聚合器:

Cappuu透過與銀行等級的加密貨幣託管服務商合作,提供用戶高安全性的加密貨幣電子錢包應用程式。專注於讓用戶輕鬆投資DeFi(去中心化金融)收益策略,替用戶省下高額區塊鏈手續費(Gas Fee)。Cappuu與領先的全球美元穩定幣發行商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合作,提供簡易的兌換及支付服務。

Cappuu在多個區塊鏈上支援美元穩定幣USDC,包括以太坊及Solana區塊鏈。透過夥伴關係採用區域領先之虛擬貨幣錢包與安全公司Cybavo的託管服務。

關於Coinomo

融合Dapp Pocket 電子錢包產品與Cappuu收益聚合器於同一平台的全新產品。Coinomo 將成為東南亞新用戶及主流族群進入虛擬貨幣世界的入口。我們了解新進入者第一次接觸到加密貨幣與區塊鏈的疑惑和壓力,透過排除不必要的干擾因素,超級專注於用戶體驗,我們將提供簡便、安全及直覺的入口,讓民眾走入「萬物皆加密」的世界!

Coinomo將於2021年六月上線,透過行動應用程式與www.coinomo.com 提供服務。

關於OMO金融:我們的OMO金融平台(www.omo.finance),作為高階理財產品,提供較中長期的加密貨幣投資人,參與並享受目前爆發的加密貨幣投資浪潮。精選的投資等級商品,將在此平台上獨家提供。

關於Turn Capital (龍丞資本)

Turn Capital成立於2020,作為17 Live共同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潘杰賢的家族辦公室。Turn Capital 尋找投資及併購任何階段公司的機會,運用我們的營運專業及創投及私募夥伴的資源,支持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及管理團隊。投資金額從50萬美金的創投投資,到1000萬美金的私募股權投資。請登錄:www.turncapital.io 獲得更多關於我們的資訊。

本文由Turn Capital 提供,區塊誌編輯整理

【快訊】Turn Capital 與 17Live共同創辦人 Joseph Phua 潘杰賢宣布併購區塊鏈新創 Dapp Pocket !

區塊誌 專文報導 05/06/2021

Turn Capital 閃電併購區塊鏈新創團隊 Dapp Pocket,助力即將對外營業的 OMO 交易所,全力進軍東南亞市場。

看好加密貨幣交易商機 將成立新交易所佈局東南亞

今年一月底才對外宣布併購 Podcat平台 SoundOn 的 Turn Capital (龍丞資本) ,本日又傳出好消息!經 e27 媒體報導 ,龍丞資本將併購台灣區塊鏈新創團隊 Dapp Pocket,產品將整併至六月初即將開幕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OMO旗下,全力進攻東南亞市場 。

台灣區塊鏈新創 Dapp Pocket 是深耕國際許久的本土技術型團隊。不但是早期推出加密貨幣錢包軟體,去年更看好 Defi 市場,再推出加密貨幣投資手機應用 Cappuu ,大幅降低新手投資加密貨幣的門檻,頗受市場好評。

Dapp Pocket 軟體訴求介面簡單方便操作,是許多新手優先的選擇。此外,手機應用下載安裝數量已超越十四萬(註:數字誤植已更正感謝Anderson提醒),用戶基礎不可小覷。另一方面,將 Dapp Pocket 兩個產品線直接併入 OMO 交易所平台下,可節省不少研發與測試的時間成本,是戰略上相當明智的選擇。

投資角度來看,由於 Dapp Pocket 團隊已有良好 traction 且營運三年以上,完全符合 Turn Capital 投資團隊的標準而獲投。

Dapp Pocket 創辦人 Anderson 介紹 Defi 與 Cappuu (出處/ 區塊誌攝影)

上半年兩起併購案,Turn Capital 眼光精準不手軟

僅用不到半年時間,龍丞已經完成第二起併購案!不禁引發外界好奇,Turn Capital 如何能夠如此迅速地完成不同領域的併購?

單一家族基金獨資決策快

根據區塊誌調查與官網陳述,龍丞資本目前管理單一家族投資基金( Family Office Fund )。龍丞也只打算專注管理單一基金,不接受其他資本注資。由於資金背景單純,投資決策不易受他人干擾,因此總能夠迅速出擊。

合夥人併購經驗豐富 團隊背景顯赫

除了獨資優勢外,團隊成員也是另一個重要關鍵。龍丞資本兩位合夥人經歷背景都相當顯赫, 團隊內又有業界技術大牛,對投資對象產業生態知之甚深。豐富的人脈與經歷有助於定位適切的投資對象。

Evie Zhang, Turn Capital 上海地區合夥人 (照片出處:官網

Turn Capital 合夥人 EVIE ZHANG 出身新加坡,早期在外商歷練(如P&G、新加坡電信、DBS),後進入淡馬錫控股( Temasek Holdings) 旗下創投 Vertex Venture,主導東南亞獨角獸公司投資(Grab、Patsnap、 Paktor 更名17Live),然後轉任華納兄弟與CMC 合資娛樂影視集團工作,三年後再回任創投。陸續經手 Landscape 火箭與 United Health 生醫設備項目,創投產業歷練完整多元。曾接受淡馬錫控股全額獎學金資助,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工程學位。

Joseph Phua, Turn Capital 台北合夥人 (照片出處:官網

Turn Capital 合夥人 Joseph Phua 潘杰賢 (lN),最早在麥肯錫與花旗銀行任職,隨後進入精品零售業,從事名錶與珠寶等奢侈品銷售。 MBA求學時創辦約會網站 Paktor,其後與 17 Media 合併(後改名為 17Live)。紐約大學財經學士,芝加哥大學商管MBA畢業。個人推特 Appworks專訪

LEO CHENG, Turn Capital 區塊鏈創投合夥人 (圖片取自Github profile)

LEO CHENG, Turn Capital 區塊鏈創投合夥人,UC Berkeley 經濟學士,密西根大學 MBA。C.R.E.A.M Finance 項目共同創辦人,Machi X DAO發起人。除了當碼農之外,他同時也是DJ,並在矽谷 Burning man 盛事中進行表演。最近知名事蹟是協助區塊鏈保險項目 Cover 度過假幣難關,並協助推動 IronBank 無擔保借貸,產業經驗豐富。

綜上所述,Turn Capital 團隊具備豐富人脈與併購創投經歷,自然能找對標的,迅速完成投資協議。

龍丞資本 Portfolio

Dapp POCKET 與 CAPPUU 已正式納入官網 Porfolio 列表

OMO 交易所的野望

OMO 交易所母公司 Coinomo 執行長 EVIE ZHANG 表示,OMO 將主打 Dapp Pocket 原有兩種產品線,錢包跟 Cappuu 服務。並以100%市占率為目標,全力搶攻東南亞市場。 她期許 OMO 會是東南亞消費者進入加密貨幣交易的首選,並會在交易所平台上打造專屬機構等級的獨有服務。

DP 被併購後的下一步

Dapp Pocket 創辦人 Anderson Chen 認為,目前加密貨幣產業仍在早期發展,正準備要進入主流市場的階段。他覺得,目前業界進展停留爆發前的早期,未來兩年將會有更多顛覆企業的變革事件發生。

讓我們拭目以待,在 Dapp Pocket 團隊的協助下, OMO 交易所會在東南亞締造怎樣的驚人成果!

AppWorks Demo Day 2020 隆重登場,23組新創潛力一次爆發

Appworks Demo Day 2020 :崛起中的 AI 與 Blockchain 未來之星! 圖/AppWorks 提供

因疫情延宕半年Appworks Demo Day 2020 隆重登場

大東南亞 (GSEA,東協 + 台灣) 最大創業加速器 AppWorks Accelerator (之初加速器) 在今日 (10/15) 舉辦 AppWorks Demo Day 2020。受到 Covid-19 影響,2020 上半年 Demo Day 暫停一次,因此這次的 AppWorks Demo Day 2020,分別從今年上、下半年進駐的 AW#20、AW#21 兩屆新創中,安排 23 支優秀的 AI / IoT 與 Blockchain / Crypto 團隊輪番登台。

23 支團隊中,10 支新創以 AI、5 支以 IoT、8 支以 Blockchain / Crypto 為創業主題。這群未來之星中,有 8 組國際團隊,分別來自香港、新加坡、印尼、瑞典、瓜地馬拉;有出身自 Google、Microsoft、聯發科的高管;有成功被併購出場的連續創業者;還有今年 17 歲,創下 AppWorks Accelerator 歷年紀錄、目前最年輕的創業者。

統計上來看,AW#20 是歷來創業經驗最豐富的一屆,其中 40% 的創業者,已是第二次以上的創業,而 AW#21 則最國際化,66% 的創業者來自台灣以外,橫跨 17 個國家。

AppWorks創業新趨勢:吹數位轉型與東南亞風

觀察今年的 AW#20、AW#21 兩屆團隊,可發現兩個重要趨勢。第一,由於疫情的發展,加速人類社會的數位轉型腳步,包括遠端工作、零接觸商業模式、去中心化體系,都推升了科技升級的需求,在這當中,為優秀的 AI 以及 Blockchain 創業者,開啟了改變世界的機會之窗。第二,成立邁入第 10 年的 AppWorks Accelerator,校友網路發展蓬勃且區域化,持續扮演支持創業者長期成長的重要平台,因此吸引越來越多國際優秀創業團隊進駐,繼續引領大東南亞地區創業生態前進。因此, AppWorks Accelerator 以 ABS (AI、Blockchain、Southeast Asia) 作為招募新創團隊的三大主軸。

重點展示:IOT

在 IoT 領域,本次 Demo Day 登場的團隊,創業成果也不遑多讓。台灣的 iAuto,開發自駕車解決方案,曾參加「2018-2019 杜拜全球自駕運輸挑戰賽」,在新創組脫穎而出,獲得第二名的佳績,並與台灣大哥大、台塑汽車貨運合作,結合 5G 網路,開發將在長庚養生村內落地運作的自駕車系統,是台灣新創與貨車運輸產業龍頭、電信業跨領域合作,發展工商應用自駕車的首例。另外,Aiello 打造的 AI 語音 SaaS 平台,可應用在旅宿、餐飲與旅遊等服務業的後台管理系統和線上數位語音服務;dp smart 成功開發出 6 顆 4K 鏡頭、360° 全景 VR,可一鍵直播的攝影機;WASAI Technology 專注在晶片設計,打造出可運用在 DNA 分析的高速 AI 晶片;來自新加坡的 Cognicept,則提供 SaaS 平台,可遠端即時輔助運行失敗的機器人,協助企業加速機器人實用落地以及 AI 化訓練。

重點展示:區塊鏈

Lootex 運用 NFT (非同質化代幣) 技術,針對文創、遊戲、IP 等產業,提供開發 Blockchain 數位資產 (遊戲虛寶、數位收藏品) 的解決方案 圖/AppWorks 提供

在這次的 Demo Day 中,有多支創業成果豐碩的 Blockchain 台灣新創登台,企圖創造更多元、更蓬勃的 Blockchain 應用場域。FULY.AI 開發投資策略機器⼈,提供投資人針對 Crypto 交易所 Bitfinex 的最佳即時利率⾃動放款服務;Lootex 運用 NFT (非同質化代幣) 技術,針對文創、遊戲、IP 等產業,提供開發 Blockchain 數位資產 (遊戲虛寶、數位收藏品) 的解決方案,目前,由 Lootex 所打造的商城,已有 11 家品牌進駐,知名客戶如電影<聖人大盜>將電影主角做成遊戲卡牌,創造票房以外的新營收來源

Pelith 致力打造 Blockchain 以及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的解決方案及生態系,2018 年 8 月成立至今,已開發完成多個自營運產品及服務,近期最受矚目的,是成功推出 Hakka Finance,包括建立穩定幣交換平台 BlackHoleSwap、啟動三個流動性挖礦資金池;TuringCerts 運用 Blockchain 開發學歷認證解決方案,企圖降低企業與機構在學歷稽核的時間與成本,目前已獲得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台大、清大、交大等大學全校或部分學院採用,並與新竹、中部、南部科學園區等單位合作。

Poseidon Network 創辦人 Light 林弘全 (小光) 圖/AppWorks 提供

來自台灣的 Poseidon Network,是頗受矚目的 Blockchain 新創。創辦人 Light 林弘全 (小光) 擁有豐富創業經驗,包括創辦無名小站、群眾募資網站 flyingV 等。相較於 Amazon、Microsoft、Google 等中心化的雲端服務,Poseidon Network 推動去中心化、可擴展性的 Blockchain 節點服務,透過全世界連網設備裝置中,未被充分使用的頻寬、儲存空間、算力,與 IoT 設備和 5G 電信技術結合,打造霧端節點服務 (Fog Device Service) ,為大眾提供裝置效益最佳化並賺取收益的機會。目前,整體系統涵蓋超過 30 個國家、2,000 個以上的節點,匯聚頻寬超過 1,000 Gbps、儲存空間超過 5 PB,此外,也已與台灣多家合作客戶洽談服務應用對接,讓資源能夠被有效運用,並正在積極拓展東南亞商業合作機會。

Steaker,結合 AI 機器人建立新一代全球數位資產管理平台 圖/AppWorks 提供

來自台灣的 Steaker,結合 AI 機器人建立新一代全球數位資產管理平台。Steaker 運用 AI 整合多元的投資策略,幫助客戶配置 Crypto 資產,更簡便的創造被動收益。2019 年 9 月創立至今剛滿一年,在封閉測試期間,已發展出超過 10 組資產投資策略、訓練超過 30 個 AI / ML Model、追蹤上百個市場指標,由機器人管理的總資產約 400 萬 USDT、平均 ARR 為 23%,即將開發完整商業模式。

來自新加坡的 Mighty Jaxx,致力針對設計師潮玩與收藏品,打造由 Blockchain 技術驅動的交易平台。Mighty Jaxx 成立於 2012 年,利用 3D 設計,把流行文化的概念融入玩具中,讓收藏者有全新體驗。至今,已與全球數百名藝術家,以及 Marvel、DC、Disney、New Balance、Fox 等國際品牌合作,預計在 2020 年,將可銷售 300 萬件潮玩與收藏品給來自全球超過 60 個國家的收藏者與買家。2019 年,Mighty Jaxx 獲得由 Eight Mercatus 領投的 160 萬美元 Pre-A 輪融資,創辦人 Jackson Aw 則曾在 2018 年獲得 Forbes 30 under 30 Asia。

重點展示:AI

來自瓜地馬拉的 TUTEEMI,提供不同學習需求的外語家教媒合服務,創辦人 Camila Sáenz,長期感受到台灣美好的人事物,希望能透過創業回饋台灣。圖/AppWorks 提供

將 AI 運用在教學與學習,提升每一位學習者的成效,是未來重要趨勢,在這次的 Demo Day 上,也有多支團隊以此為創業主題。例如,來自瓜地馬拉的 TUTEEMI,提供不同學習需求的外語家教媒合服務,創辦人 Camila Sáenz,前後共獲得台灣 9 年的獎學金,一路從大學唸到博士班,長期感受到台灣美好的人事物,希望能透過創業回饋台灣,在台灣邁向國際化、雙語化的過程中貢獻價值。來自台灣的 Tera Thinker,運用教育 Big Data 分析,建立自適應學習系統;來自香港的 Sparksine,則開發新一代中文書籍閱聽服務。

Dance Clout 致力打造舞者社群,以 AI 骨幹分析和專業老師的舞蹈影片比對動作是否正確 圖/AppWorks 提供

Dance Clout 致力打造舞者社群,用戶可上傳自己的跳舞影片,以 AI 骨幹分析和專業老師的舞蹈影片比對動作是否正確,創業團隊僅 17 歲,曾參加建中熱舞社,是正在就讀建中科學班的高中生,滿滿的年輕創業者能量,讓人印象深刻。

來自新加坡的 Glints,是運用 AI 技術的 HR-Tech 新創。2013 年成立的 Glints,是大東南亞 (東協+台灣) 首個結合人才媒合科技的全端 (包含跨國團隊、遠距工作) 招聘及職業發展平台,目標拓展台灣、香港、印尼和越南等市場,2019 年完成由 Monk’s Hill Ventures 領投的 680 萬美元 B 輪融資。成立至今,Glints 每月發佈超過 4,000 份職缺,累計達 3 萬份職缺、超過 1 00 萬筆的人才履歷資料。

來自台灣的 Astra,開發臉部辨識解決方案,協助大型企業管理遠端及現場員工,今年 4 月服務正式上線,在沒有投放廣告、尚未落地拓展的情況下,就已累計近 3,000 名員工用戶,主要來自日本與印尼,重要企業客戶包括日本電信公司 NTT 東日本、物業管理公司合同產業株式會社 (Godo Sangyo),以及印尼的大型賣場 Pondok Indah 等,都是擁有數千名現場員工的大企業。 同樣來自台灣的 AHEAD Medicine,開發血癌免疫檢測 AI 分析平台。能將血癌檢測的時間,從原本的 7 至 14 天,大幅縮短至檢測當天就能得知結果,降低病患與親友在等待報告期間的心理煎熬,也可爭取寶貴的醫療黃金期,創辦人 Andrea 王毓棻曾有癌症病史,將人生經歷轉換為創業動力,目前合作單位包括 UMPC (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 以及台大醫學院

十年有成,AppWorks 生態系繳出三位數成長好成績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指出:「創業沒有奇蹟,只有累積」。 圖/AppWorks 提供

AppWorks 從 2010 年正式啟動 AppWorks Accelerator,今年適逢 10 週年,整體生態系展現出遠超越過往的成長速度。不僅在總募資金額、總估值、整體年營業額都繳出三位數、成長一倍以上的佳績,皆是歷年之最,總估值也寫下突破百億美元的重要里程碑。具體成績包括:活躍新創累積至 395 家、共 1,331 位創業者,所有新創的加總年營業額來到 80.5 億美元 (約為 2,329 億新台幣),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 162%,員工數 17,359 位,年增達 73%,生態系累積募資金額來到 23.6 億美元 (約為 683 億新台幣),年增率高達 140%,總估值達到 110.7 億美元 (約為 3,203 億新台幣),首度突破百億美元大關,較去年此時增加 160%。

AppWorks 董事長暨合夥人林之晨指出:「創業沒有奇蹟,只有累積。回顧過去十年,AppWorks 與我們輔導的創業者,長期維持二十哩行軍的紀律,從混亂中尋找機會,在變動中保持成長。如今,這個巨大的飛輪已進入高速運轉期,期許未來能加速串連台灣與東南亞的社群,一起打造大東南亞數位經濟共榮圈。」

AppWorks Demo Day2020 完整展出名單

團隊名稱國家主題一句話介紹
AHEAD MedicineTWAIAI-assisted blood cancer diagnosis supporting tool
Dance CloutTWAIDancer community powered by AI choreography model
TUTEEMIGTAIThe platform that bridges foreign tutors and locals
AstraTWAIFacial recognition to help businesses manage distributed workforce
CatcatmedTWAIRevolutionizing pet products
PolymerizeINAIAI model to revolutionize material innovation and discovery in the polymer industry
GlintsSGAITech-enabled local and cross border recruitment
Tera ThinkerTWAIAI-based adaptive learning platform
Minastir TechnologiesSEAIAI-powered asset 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parksineHKAIMandarin book summaries app and website
SteakerTWBlockchain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pioneers
Mighty JaxxSGBlockchainBlending physical and digital collectibles in gaming
Poseidon NetworkTWBlockchainEdge computing solutions for IoT equipment
LootexTWBlockchainBuild the basics for future gaming through blockchain technology
FULY.AITWBlockchainTrading tools with the lowest risk strategy
PelithTWBlockchainComprehensive blockchain-based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solutions
DivaoHKBlockchainPasswordless and Single Sign-on powered by Cryptography
Turing CertsTWBlockchainIssuing tamper-proof verifiable certificate for students
AielloTWIoTConversational AI SaaS for Service industry
CogniceptSGIoTInjec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 into robots on demand
iAutoTWIoTSafe, sustainable, scalable, and smart SDT solutions and automation services
WASAI TechnologyTWIoTHigh-speed and high-accuracy genome sequencing platform
dp smartTWIoTSix-lens panoramic one-click live streaming camera

#關於 AppWorks 之初創投

2009 年成立,由「創業者」為「創業者」設立的創投與新創社群。致力在大東南亞地區協助下世代的創業者,抓住數位革命的成長機會。正如同 Mobile Internet 帶來了巨變,我們相信 AI 與 Blockchain 是今日的重要典範轉移。我們認為,創造一個偉大事業的過程中,團隊是主角,而投資人則是配角,我們專注扮演配角,從種子時期開始支持有想法的團隊,一路陪著他們打造區域級、世界級的偉大企業。AppWorks 目前共提供 Accelerator、Funds 與 School 等三項主要服務。

更多資訊:appworks.tw

#關於 AppWorks Accelerator 之初加速器

2010 年成立,現為大東南亞地區最具規模的創業加速器,每半年嚴選本區域最具潛力的新創團隊進駐。輔導新創團隊尋找 Product-Market Fit、幫助成長期團隊建立 Sustainable / Scalable Business Models。成立以來,從 AppWorks Accelerator 畢業的活躍新創已達 395 家、1,331 位創業者,串連成大東南亞最大的新創生態系。過去一年來,AppWorks Ecosystem 大幅成長,所有企業加總營業額達 80.5 億美元,年增 162%,員工數 17,359 位,年增 73%;生態系累積募資金額達 23.6 億美元,年增 140%,總估值則達到 110.7 億美元,年成長高達 160%。

更多資訊:appworks.tw/accelerator

#關於 AppWorks Funds 之初創投基金

AppWorks 管理三支創投基金共 1.7 億美元,我們與認同我們理念的投資人合作,其中包括在科技製造、金融、媒體等業界領先的龍頭企業。我們每年進行 10 到 15 個投資案,目前為止已投資 55 家新創,其中許多在 GSEA 居於領先地位,如:91APP、KKday、ShopBack、Carousell、iChef 等,此外,Uber、隆中網絡 (6542.tw)、創業家兄弟 (8477.tw)、松果購物 (6740.tw) 也已順利 IPO。

更多資訊:appworks.tw/investments

#關於 AppWorks School 之初學校

AppWorks School 成立於 2016 年,致力協助渴望投身數位、網路與電商產業的人才,提供免費、實作、高效、與業界結合的紮實培訓計畫。成立至今,已畢業 256 位學員,其中 90% 成功轉職,在 91APP、KKBox、Line TV、WeMo Scooter、Gogoro 等知名新創與科技公司擔任軟體工程師。現經營有 iOS、Android、Front-End 與 Back-End 等專班。更多資訊:school.appworks.tw

本文由AppWorks 提供,區塊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