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金融科技趨勢論壇|如何有效監管虛擬資產?前 CFTC 主席現身說法

2023 金融科技趨勢論壇今(23)登場,聚焦於全球的虛擬資產監理趨勢。其亮點之一前立委許毓仁和前 CFTC 主席 Timothy Massad 針對虛擬資產的監管現況和未來趨勢的討論。

前 CFTC 主席 Timothy Massad 長期關心加密貨幣的監管
Timothy Massad 是美國前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長期關心加密貨幣的監管發展,像是和前 SEC 主席 Jay Clayton 提出聯合監管虛擬資產計劃,目前也與前立委許毓仁合作研究穩定幣監管。
Timothy Massad 指出,目前法規監管架構不明確,造成消費者保護不周全。近期事件包括 FTX、Celsuis 等交易所倒閉,就傷害到消費者信心,更不利金融創新。
他認為目前國際上在監管 KYC、反洗錢等基本議題上雖初具共識,不過這些遠遠不夠,尤其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的類別太多,更加深監管難度。他以交易所為例,認為交易所還需要有「第三方托管」、「用戶資產隔離」、「禁止交易所執行做市商業務」等監管架構。而像 Celsius 這樣的借貸平台,也會需要在資產隔離、第三方托管,滿足更嚴格的交易限制。

美國為何落後?
在虛擬資產監理進展上,他明確指出了兩個美方相對滯後的主因:SEC 和 CFTC 的監管衝突以及國會議員對於加密貨幣的看法分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要監管證券,CFTC 則是監管商品和衍生品,而對於加密貨幣隸屬於何物,始終有分歧,造成監管的灰色地帶。
Timothy Massad 認為要解決內部歧見,首先應先擱置爭議,創造一套最有共識、能廣泛監管的架構,足以保護大多數的用戶。而對於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即使之後上架的代幣被歸類在證券,這套標準應該也要提出解套提供方式讓其遵守、。

穩定幣和 CBDC 發展難達共識
CBDC 則是另一難題。他指出,雖然自臉書提出 Libra 之後,全球央行就開始積極研究 CBDC,但目前各央行的分歧還是相當嚴重,包括 CBDC 是否維持法幣相同的二級發行制亦或改為直接發行、其他如同商業銀行的角色演變、還有隱私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總之,雖然各方積極研究 CBDC 相關議題,但從央行乃至於國會仍缺乏具體共識。
另一方面,Timothy Massad 認為穩定幣的監管相當重要,尤其是考量到其量體迅速增加、用途逐漸變廣,應該要設立一套監管架構。他認為穩定幣的性質較為接近銀行,所以應該要有 100% 儲備、資產儲備品質、資本適足率、流動性等監管架構,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用戶。
本新聞稿由台灣金融科技協會提供,區塊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