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外立夫專欄/ 老實說 EP3:Fintech 新創選題很重要!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作者:立夫 /區塊誌授權轉載

創業難,過程中很多因素都會讓新創翻車,最後以失敗收場。
想提高創業的成功機率,選題目就很重要。對金融科技新創更是如此,因為 Fintech 業者往往需要外部單位的配合(如銀行)業務或服務才能成立,因此立夫在此誠懇建議:
Fintech 新創選題很重要。
Fintech 新創選題很重要。
Fintech 新創選題真的很重要。
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讓立夫解釋給你聽
銀行業受高度監管,不是有求必應的服務業
在台灣,消費者權益是非常被重視的,舉凡網購退貨、餐廳服務等,有時候大家已經很習慣被以客為尊的對待,甚至覺得理所當然&就是該給我,不然我要去投訴你或上網路給大家公審。
但是站在銀行的立場,金融業務可不是相同的概念。
台灣銀行業者都受到金管會的高度監管,若是有任何牽扯到防制洗錢、資助恐怖份子等可能,輕則糾正、重則罰款&暫停新業務很容易動輒得咎,所以針對個人戶或公司戶的開戶與業務合作常常會審慎考慮再三,必須確認該公司提供的服務、業務是合理、合法的。
台灣銀行業者都受到金管會的高度監管,若是有任何牽扯到防制洗錢、資助恐怖份子等可能,輕則糾正、重則罰款&暫停新業務很容易動輒得咎,所以針對個人戶或公司戶的開戶與業務合作常常會審慎考慮再三
江湖一點訣,立夫說給你聽
好像有點懂,能否舉個例子說來聽聽?
以下舉兩種業務型態來說,是我在銀行最常遇有但是業者常常不自知的問題:
- APP或網站提供儲值服務:
很多作to C業務的新創公司,會站在消費者立場,希望能夠提供更便利、更好的消費者體驗,常常需要提供儲值服務,例如先前的某數字交易寶物網所產生的爭議,為了方便消費者可以不用每次都需要提供信用卡卡號或是轉帳的交易成本,但是就很容易踩到銀行法第29條,非銀行不得經營收受存款、受託經理信託資金、公眾財產或辦理國內外匯兌業務。比較正規的做法會是透過向銀行申請信託服務,將未履行完的服務/商品的價金都放在銀行信託保管,這樣就相對合規,但是因為信託業務本身就是很吃人力成本的,通常計算完成本後就會直接轉嫁到公司身上,新創公司一般來說較難負擔,而且就算願意付錢,銀行對於跟小白公司或是無往來紀錄的公司合作的意願老實說也不高,因為風險相對大收益又不高,對銀行實在誘因有限。 - 外匯相關服務:
該業務不斷蓬勃發展的原因大概有兩個:1. 既有的服務提供商效率較差(如銀行)以及 2. 台灣外籍人士不斷增加(例如移工、白領等),導致有許多新創公司前仆後繼地希望切入這塊市場,但是其實台灣的匯兌本身就是特許業務,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紅線,所以新創公司應認真考慮進入監理沙盒,確實也已經有新創公司申請金融沙盒了,像是統振/易安聯都有。
滿足銀行的監理需求,合作更好談
值得一提,在國外很火的TransferWise模式,可能在台灣就有一些疑慮,像是先前的櫻O支付就有遇到政府內部不同調的問題,所以大家再切入這個領域的時候,切莫小心再三,以免踩到紅線。
總結一下,雖然大家常常開玩笑說,能賺錢的生意都寫在刑法上,但是還是勸大家慎選項目,以免得不償失,其實銀行常常也覺得很委屈,跟新創合作人工成本又多又賺不到幾個錢(甚至可能賠錢),常常新創公司還會找民意代表來施壓,有時候也是進退兩難,希望大家也體諒一下辛苦的銀行。
雖然大家常常開玩笑說,能賺錢的生意都寫在刑法上,但是還是勸大家慎選項目,以免得不償失
以上簡單說明,大家換位思考一下,就很好理解銀行了,希望對大家選擇項目時有點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