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我該怎麼做?通往羅馬的車有很多,但首先我們得購買那名為 Dai 的車票。說是購買,其實是去 Maker 創建 CDP 來借出 Dai。當然,如果你更習慣 DeFi Saver 或 InstaDapp 的介面也可以在那邊操作。先借出 Dai 的理由是,各大 DeFi 平台當中提供 ETH 的流動性收益,大多不如提供穩定幣來的好。在 Maker 抵押出 Dai 穩定幣將帶給你三大優勢:保有 ETH 漲幅的資本增值收益、透過穩定幣自由參與眾多流動性挖礦派對、還有,最美好的是用 ETH 抵押借 Dai 不須支付穩定費。借款利息 0%。
下一步,就可以按照個人喜好和風險承受、和對各平台的了解自由選擇了。Marc Zeller 的『三重收益策略』是先將這筆 Dai 換成 USDC 套利(因為現在 Dai 價格較高)、接著將手上的 USDC 投入 Curve Y Pool 同時收穫 curve、yearn 和 Aave 的利息收益;或是你想獲利更高,可以投入 Curve sUSD pool 賺取利息還同時收穫 SNX 代幣,合計 APR 上看 20%。
加密貨幣金融服務公司 Circle 宣布和數字資產經紀公司 Genesis 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推動穩定幣 USD Coin (USDC) 在主流金融中的應用。 Genesis 母公司 Digital Currency Group (DCG)對 Circle 進行了 2500 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這些資金將用於加速 Circle 新業務發展,讓 USDC 應用在更多地方。
Aave 的非託管性、透明性給用戶帶來極大的便利。存戶 (depositor) 將 Dai 存入 Aave 的資金池裡,將發現自己的存款立刻開始隨著時間增值;Aave 的系統背後則將存戶的 Dai 換成一比一的 aDai,依照時間和浮動利率自動對 Dai 升值,將複雜度抽象化掉,因此存戶看到的只是自己的錢包裡 Dai 的數量持續、即時的增加,簡單明瞭。一如網路已經發展到使用者根本不需了解繁複的通訊協定就能獲得流暢的體驗,乾淨的用戶體驗正是 DeFi 所需要的。
閃電貸為什麼是革命性的發明?有什麼用途?
Marc:閃電貸 (Flash Loan) 是基於以太坊的原子性 (atomicity) 所設計的。相比於比特幣網路上交易基本上都是將特定數量的幣從 A 地址移動到 B 地址,以太坊上交易的彈性極高,合約只要能夠支付對應的 gas 就能在同一個函數裡執行任意數量的函數呼叫,實現各種功能;同時,若任何函數執行發生錯誤 (例如 assertion fail),所有相關的狀態改變都會回滾,等於是以太坊當整件事沒發生過一樣。基於這樣的特性,Aave 的閃電貸實現了「不可能違約的貸款」,任何合約都能向 Aave 的資金池借出少於資金池總額的任意數量資產,只要在同一個函數呼叫內將同額資產外加 0.09% 的利息歸還即可。因此實現了人類金融史上的第一次,任何有想法、有技術的人都能進行以往只有巨鯨專屬的操作,例如清算抵押、套利等。
當中國的 DCEP 距離落地實行越來越近,全球各國包含台灣央行也都紛紛開始評估己國發行數位貨幣的需要,似乎各國都逐漸意識到傳統法幣面對加密貨幣與 DeFi 的挑戰下,最好的辦法並非阻絕它、而是接納它。透過複製加密貨幣技術,由央行統一發行新型態的法幣,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已經成為各國重點關注的議題。另一方面,已經處在 0 利率的美國近期有消息指出可能史無前例的進入負利率時代。事實上,部份分析師早預測美國與部分歐洲國家將進入像日本的低成長階段。目前瑞士、丹麥、日本都已處於負利率狀態,如果美國也加入這個行列,不但可能顛覆人民短期儲蓄概念,市場對遠期利率的預期心理也可能大幅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