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 台灣首場見面會|技術長 Shirley:我們必須進入下一個典範轉移

本文由鏈新聞提供

2020 Flow Meetup Taipei 見面會 (圖片:鏈新聞提供)

由以太坊最經典的 Dapp 之一,謎戀貓 (CyptoKitties) 背後的加拿大開發公司 Dapper Labs 一手打造,專為數位蒐藏品、遊戲與娛樂型應用而生的公有區塊鏈 Flow,於 9 月 16 日在 AppWorks 舉辦了台灣第一場線下活動。從入場票在短時間內一掃而空的狀況便能看出,台灣仍有許多投資人和用戶,相當關注 NFT 、區塊鏈遊戲與 Flow 的未來發展。

引領下一代 NFT 與開源生態系公鏈 Flow

本次活動邀請了 Flow 早期支持者,同時也是台灣區塊鏈錢包 Blocto 共同創辦人 – 李玄分享他對該項目的觀點,portto 旗下產品 Blocto 是世界第一個整合 Flow 的區塊鏈錢包。李玄表示,近期 DeFi 賽道成為市場的主流賽道,但這並不是一夕之間形成的,而是對的時機點到了。NFT 與遊戲賽道就像一年前的 DeFi,很多團隊在做深耕,最終也將如同 DeFi 一樣爆發,在這當中 Flow 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Flow 早期支持者,同時也是台灣區塊鏈錢包 Blocto 共同創辦人 ,分享他看好 Flow 的原因(圖片:區塊誌提供)

李玄指出,從一年前開始 portto 就與 Flow 合作,希望能夠共同打造一個對一般玩家零門檻的區塊鏈世界。其表示,之所以會如此看好 Flow 的原因在於,Flow 不管是安全、效能、開發體驗還是使用者體驗,與以太坊或其他現有區塊鏈相比都有更好的表現,其中最大的優勢在於「開發體驗」以及「使用者體驗」。

Flow 除了剛上線就有許多開發工具庫,如 Flow Playground、Flow SDK、VS Code Extention 等以外,更重要的是,Flow 的智能合約是可以升級的,開發者不需要完全捨棄就有合約,李玄表示,這對開發者而言更加友善,開發體驗也更佳。

使用者體驗方面,一般區塊鏈的私鑰與地址都是成對掛鉤的,而 Flow 的帳戶與私鑰則是脫鉤的,同一個帳戶可以同時對應多把私鑰,假設用戶的 A 私鑰暴露在危險之中,便選擇直接捨棄 A 私鑰,改用其他私鑰與錢包互動,不需要花費高昂手續費將所有資產轉出。另外一個對使用者更有感的點是,現有以太坊種類相當多,不論是對 Dapp 開發者還是使用者而言這都是很麻煩的問題,而 Flow 的錢包(Blocto)除了使用者體驗更好以外,Flow 的所有錢包都有統一的開發標準,如此一來,Dapp 開發者便不需要針對不同的錢包做額外的對接工程,用戶也不需要擔心錢包無法使用某些 Dapp。演講的最後,李玄還向觀眾示範 Flow Dapp 的實際操作方式。

資產轉移不該是資料的刪減

活動的下半場,Dapper Labs 技術長 Dieter Shirley 透過預錄影片與現場朋友講述,與其他區塊鏈相比,Flow 的底層差異與優勢所在。影片一開始,Dieter Shirley 對所有到場的朋友與主辦單位表達了感謝之情,並表示這對 Flow 社群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步,隨後 Dieter Shirley 便進入了演講的主題。

(圖片:鏈新聞提供)

從底層架構來看,Flow 選擇了一條與其他智能合約公有鏈完全不一樣的道路,因為 Flow 採用了「資源導向的程式語言」作為主要設計框架。Dieter Shirley 指出,當團隊回過頭檢視過去寫過的智能合約代碼,包括 cryptokitties、cheeze wizards 以及 dapper wallet,以及其他人寫的智能合約時,會發現智能合約與傳統軟體相比的魅力之處在於,「可管理稀缺性資產」與「資產控制權限(controlling access)」,也就是實現了所謂的「數位稀缺資產」。

然而,現有區塊鏈(如以太坊)的資料結構工具對於構建稀缺性資產而言,其實相當麻煩且沒有效率,Dieter Shirley 說道:

「我們看見大多數的智能合約語言,特別是 Solidity 和其他 WASM 類的語言,他們把稀缺性的『資源』視為一般的『資料』,所以在這些語言中,開發者必須事先撰寫大量的代碼去保障代幣不會被複製或是移除,以及權限控制是被嚴格控管的,才能創建稀缺性資源。」

為了打造更適合數位稀缺資產的平台,Flow 選擇以資源(resources)為導向,開發出了更嚴謹且更適合管理數位稀缺資產的程式語言 —— Cadence。同樣是 A 將數位資產轉移給 B 的操作,在以太坊 Solidity 這種以資料為導向的語言上,概念類似於 A 透過網路匯款轉帳給 B,是一種 A 減少、B 增加的「帳本修改」;而在 Flow 的 Cadence 語言上,則是 A 面對面將現金交給 B,是一種 A 減少、B 增加的「資源交割」,因為數位資產在 Flow 的資料結構中是一種「資源」而不是「資料」。

Dieter Shirley 強調,穩定幣項目 Libra 的底層程式語言(Move),與 Cadence 同樣是以資源為導向的程式語言架構,因為從「數位稀缺資產」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更合適、更高效且更加嚴謹的底層架構。

Dieter Shirley 在影片最後表示,主網雖然還要幾個月才會開放,但在這之前大家可以先到,onflow.org 查看更多資訊或嘗試使用 Cadance 資源導向語言編寫智能合約,成為 Flow 生態系統的一份子。

(圖片:鏈新聞提供)

活動的最後還邀請了 Blocto 共同創辦⼈顏維佐、區塊勢創辦⼈許明恩、北科⼤互動系專任助理教授葛如鈞(寶博⼠)、Lootex 共同創辦⼈暨執⾏長 Justine Lu 進行了一場針對 NFT 的交流。過程中激發了許多有趣的對話,如 NFT 在保險領域的應用或寶博士是貓奴買了三十幾隻謎戀貓,以及其他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未到場的朋友可在此活動直播影片中觀看完整內容。

(圖片:鏈新聞提供)

FLOW MEETUP TAIPEI 見面會 活動線上直播

鏈新聞發佈於 2020年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