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

Dapp Pocket專欄/ DeFi‌ ‌每‌週‌報‌告,‌ ‌八月‌ ‌Week‌ 3 (8/12~8/18)

By Dapp Pocket/ 區塊誌授權轉載

親愛的 DeFi 愛好者們,

YAM 再次向所有人展示了幣圈一日,人間一年,也告誡大家不理解的項目真的不要 FOMO 加入。另外還有 Curve 的治理型代幣 CRV 遭某網友搶先為它部屬合約,我們的觀點會帶來較詳細的討論。本週大事還有 Aave 公告即將推出的 V2 預告;Idle 平台將整合流動性挖礦收益;以及鏈新聞統計了世界各國使用 DeFi 的情況,台灣榜上有名嗎?

大老觀點為您節選以太坊 V 神警告 DeFi 項目如果不懂請別來沾邊,還推薦了一款遊戲;Set 的 Anthony 為 YAM 致上哀悼;以及大家的好朋友 Ryan Adams 這次又有什麼神比喻,看看他把 LINK 比喻作 2016 的什麼?

本週還有久違的專家來訪,這回我們請到衍生性產品交易所 FTX 的 CEO – Sam Bankman-Fried,要來與我們分享去中心化跨鏈交易所 Serum 的願景、為何選用 Solana、如何實現跨鏈、以及 FTX 與 Serum 會不會搶生意等豐富內容。


什麼是 DeFi?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是指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簡單來說,同樣是金融服務,但以分散管理權、資訊透明、基於區塊鏈的方式經營,解決傳統金融產業交易速度慢、成本高、易遭駭客攻擊、且會被國家或組織濫用等問題。目前的 DeFi 服務已經有借貸、合成資產、衍生性產品甚至獨有的閃電貸服務。


作者介紹

  • Raizel / 政大經濟系,被比特幣套牢於是轉而關注 DeFi
  • Thomas / 在波士頓從事晶片設計的 DeFi 愛好者
  • Anderson / Dapp Pocket 創辦人,DeFi 存款 > 銀行存款

(一) 專家來訪

我們邀請到 FTX CEO – Sam Bankman-Fried,與我們詳細聊聊去中心化跨鏈交易所 – Serum!訪談中文內容會在之後釋出。


(二) 我們的觀點 | CRV 合約事件始末,以及如何預期 Curve 未來發展

CRV 合約事件始末

上禮拜五(8/14)台灣時間早上,DeFi 圈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代人捉刀事件。在 0x4ad 的一篇推文中,他告訴 Curve 他已經幫他們做出 CRV 與 DAO 的合約了。對此,Curve 團隊在兩個小時後給予樂觀回應,但也表示需要再仔細確認,並未確定將認可這個合約。隨後,在大約早上 10 點團隊表示「因為已經有用戶開始使用 CRV 與 DAO、且團隊確認合約各個地址正確無誤」而認可該自製合約,各大交易所也紛紛上架。

社群視角與 Curve 官方視角

大部分 Curve 社群對此十分不滿,多數人對這種操作難易置信、並有人發現在 Curve 團隊審查合約的時候被預挖了約 80,000 CRV、也有人因為在高點買進 CRV 結果立刻被套牢。但根據 ivangbi 透漏,Curve 官方對此的態度從一開始懷疑,在經過審查該網友的合約內容,團隊發現所有合約內參數包括 admin key 都是正確的;且部署這樣的合約需要花費約 8000 美元的 Gas。比起覺得緊張與擔心,團隊對此的心態是正面的。

Curve 後續情形

目前,Curve 將網友打造的合約地址送交三家審計公司進行審計,目前已通過並公布審計報告。儘管此次事件讓社群對於 Curve 團隊執行能力可能更加懷疑、甚至不信任 0x4ad 設計的合約,實際上 Curve 的 TVL 卻在 8/14 後直線狂飆,一天內從 200M 提升到 1B 以上。

如何看待 Curve 與我們的學習

Curve 是一個在 AMM 技術上有所創新的平台這點是多數人同意。雖然合約經過團隊和審計公司確認是沒有問題,但這次事件究竟為何網友要幫忙部署合約,以及 Curve 為何決定採用,我們認爲需要有更清楚的解釋,才能讓大家恢復對 Curve 團隊的信任。而我們也學習到,就算是目前 DeFi 業界最優秀的團隊,都還是會面對各樣不可預期的挑戰,而造成團隊或支持者的損失,所以就像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說的:“In fact, unless you *really* understand what’s going on, it’s likely best to sit out or participate only with very small amounts.”。


(三) 本週大事記

Curve CRV 代幣已通過匿名開發者部署的合約開始發放

穩定幣兌換平台 Curve 團隊原本打算在 8/14 日宣布代幣 CRV 的推出,並開始發放。但是,就在 Curve 正式宣布推出 CRV 的前幾個小時,已經有匿名開發者 (0xc4ad) 提前披露代幣合約地址和申領方法,在 Curve 團隊對外確認之前,已經有超過 400 個地址透過該合約地址領取了 CRV,Uniswap 上也已經出現 CRV 的交易對。目前,該智能合約地址已被 Curve 認可,且由三個審計公司進行審計。

去中心化借貸協議 Aave 發布 V2 版,新增抵押品還款和降低 Gas 費等功能

Aave 發布 V2 版,旨在進一步推進去中心化發展,為用戶打造「無國界金融的新體驗」,Aave V2 版本將引入一系列新功能,從抵押還款方面,新版本功能允許用戶通過在 1 筆交易中直接用抵押品付款來去槓桿化或平倉;債務標記和信用委託方面,用戶的債務狀況將被標記 (用戶將收到代表其債務的代幣)。債務的標記化使 Aave 用戶可以通過冷錢包進行本地倉位管理和實現特定用戶的流動性挖礦策略。從固定利率存款方面,可預測的存款利率為流動性提供者提供了明確的收入保證,而不受市場變化的約束;借款利率方面,可以將借款利率在一定時間段內鎖定,提高了穩定的借款利率等等。

借貸整合平台 Idle 將整合流動性挖礦

Idle 是一個透過演算法自動將用戶的存款,分配到當時收益率最高的借貸平台的投資整合平台。上周五,Idle 宣布一項更新,將整合借貸平台的流動性挖礦收益,即放貸到 Idle 的資金如果被分配到可以 yield farming 的借貸資金池也將收穫挖礦收益。此外,Idle 也宣布未來會推出 $Idle 代幣,會發放給為 Idle 提供流動性的用戶。

Compound 聯合創始人提交治理提案 019,將啟用開放式餵價工具

DeFi 借貸協議 Compound 聯合創始人 Geoffrey Hayes 提交 Compound 治理提案 019,旨在啟用自開發的開放式餵價工具(Open Price Feed)。

DeFi 聯合國:哪國人最愛玩 DeFi,台灣有上榜嗎?

2020 年至今,加密貨幣投資市場幾乎被 DeFi 所淹沒,過去我們經歷了許多不同主軸的熱潮,包含 ICO、STO、IEO、Dapp 等,一直到現在的 DeFi 流動性挖礦熱。那麼,到底都是哪些人在玩 DeFi 呢?鏈新聞針對借貸平台、DEX、衍生性平台做了一些基礎調查:

就借貸平台而言,使用最多的是美國,有 23.62% 的流量都在美國,第二、三名則分別在中國與英國。第四名起為,法國、德國、加拿大、阿根廷(南美)等等。台灣位居第十五名,唯三入榜前十五的亞洲國家(其他有中國、印度),Compound 的使用率最高,佔據所有樣本的四成流量。

其他還有:


(四) 數據指標

本週數據採計自 2020/8/11 ~ 8/17,價格擷取時間以下午 6:30 為原則。TVL 指 Total Value Locked,即有多少價值鎖定在該平台中。數據來源:DeFi Pulse,CoinMarketCap。

借貸平台規模

DEX 規模

DeFi 幣價(農夫專區)


(五) 大佬觀點

Vitalik Buterin:小提醒—你沒有必要參與最新最熱門的 DeFi 項目

以太坊創辦人 V 神日前在一篇推文中再度警示大家,不必盲目的跟隨最新、最熱門的 DeFi 項目。「除非你真的了解這些,你應該坐到一邊去,只投入少量資金來玩。另外,也可以看看這些很酷的 Dapp 啊。」

Anthony Sassano:RIP YAM. 2020-2020

針對挖番薯 YAM 的快速崛起又快速墜落,Set Protocol 的 Anthony Sassano 只有一句話想對他說:「RIP,YAM。2020-2020」

Ryan Sean Adams:2020 就像 2016 一樣呢

Bankless 推廣者 Ryan Sean Adams 在其推特上分享一個觀點。他說現在的加密貨幣圈就跟 2016一樣,只是當時的 XRP 變成了現在的 LINK;當時的 ICO 變成了現在的流動性挖礦;當時的 DeFi 募資變成了現在的 DeFi 爆發。不變的是,當時人們討論以太坊,現在仍討論以太坊;當時人們討論比特幣,現在仍討論比特幣。


Sponsors

Aave 是一個開源非托管的借貸平台,為用戶提供抵押借款與儲蓄生息的服務。另外也提供閃電貸 (Flash Loan) 讓開發者可以在一筆交易內無需抵押的借款。歡迎透過 TelegramDiscord 或 Twitter 聯繫他們!

Dapp Pocket 是加密貨幣電子錢包 App,讓你方便的支付虛擬貨幣、使用多種 Dapp 和使用 DeFi 存款生息。


本報告非投資建議。感謝收看,喜歡的話請馬上訂閱,於每週二收到 DeFi 每週報告😊

2020/04/27『第四屆 Hit 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報導整理

區塊誌編輯部/整理

活動簡介:第四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 【限量100席】
2020年台灣首場高規格的大型金融科技峰會-第四屆《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即將於台中登場!全台最早投入金融科技議題的《Hit FinTech》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於今年首度移師台中,將匯聚國內外產官學研意見領袖,共同深度探討行動支付、純網銀、數位金融、STO、區塊鏈等各項攸關台灣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核心議題,從中台灣啟動,共同推動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規劃與未來願景!活動免費報名,歡迎與我們共同關心台灣金融科技的未來!

峰會共同主辦:

一、相關報導

knowing 新聞

《Hit FinTech》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新冠肺炎為世界帶來多大的衝擊,經濟上就會產生多大的機會!

全文 https://news.knowing.asia/news/9e806933-e26e-458d-b8dd-100a312215d3

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最近台灣政府計畫要以電子支付來推動Coupon,為民間進行紓困。不過此項計劃遭到不少人的反對,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電子支付並不普及,還是有很高比例的民眾,習慣使用現金來付款。
朱立倫期待,在疫情過後,線上支付將迎來大爆發,不僅會為產業帶來區域化的供應鏈,也將重新建構社會的金融秩序及消費行為。

《Hit FinTech》理慈國際科技法律事務所共同創辦人蔡玉玲:新冠肺炎可作為政府改變舊思維的契機,應考慮建立「虛擬政府」!

https://news.knowing.asia/news/8be8743b-b16e-432a-83e5-f8ce4b987593

短期來看,疫情雖已造成消費降低、中小企業停業、投資新創減少等負面影響,但疫情之下,仍有些Fintech新創逆勢崛起,包括為市場提供透明零售交易平台和圖表、數據分析等交易工具的業者、金融普惠科技服務供應商、行動銀行、應付帳款和應收帳款自動化系統等新創企業。
另外因應疫情帶來的商業模式轉變,包括線上證券經紀科技服務、B2B金流支付服務、線上詐騙檢測系統等,也都紛紛走入消費者眼中。

蔡玉玲同時也呼籲,如今新冠肺炎可作為政府改變舊思維的一個契機!因為虛擬醫院、虛擬辦公室、虛擬教室的出現,在在顯示,其實不是非得要有實體,才能讓重要機構善盡職能,並發揮影響力。

《Hit FinTech》中國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經濟危機,卻也是金融科技的發展契機!

https://news.knowing.asia/news/932911c2-157d-41c9-8667-da82ac595c70

江啟臣坦言,自己每天都在科技領域努力學習。因為身為一位立法者,不僅要持續與各界對話,還必須思考科技以外的人性、社會秩序與國家安全,找出現有法規制度中的各種阻力,並在產業競爭力與風險管理中,找到共識與平衡,進而轉為實際的政策與修法議程。

「金融科技的發展蘊藏了很多未來不可知的機會,唯有做好準備,才能在需要的時候做到最有效的運用!」江啟臣表示,最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除了災難衍伸出的大規模保險理賠,在申請、計算、核撥上,都有金融科技表現的空間之外,防疫需求創造出龐大的「零接觸商機」,包括各種數位支付、線上交易平台都將更為普及。

《Hit FinTech》立法委員蔡壁如:振興酷碰券應該讓業界自由發展、競爭,才能讓市場更健康!

https://bitnance.vip/news/19c652bf-3d7a-4cd0-9b0f-278d29aa7f27

「最近我在財政委員會質詢經濟部時就指出,為了紓困推出的振興酷碰券不該只獨厚某一兩家。」針對經濟部要推出酷碰券,蔡壁如認為應該要讓業界自由發展、自由競爭,才能使市場更健康,並達到普惠金融的目的。
蔡壁如強調,台灣的消費市場太小、行動支付平台又太多,導致每一家都是在虧錢的狀態。政府的角色應該是從源頭下手,例如在技術與法律層面,研究線上「 KYC(Know Your Customer)」安全認證的可行性等,才能對台灣金融科技發展有所助益。

《Hit FinTech》前立法委員許毓仁:政府機關不應該再用傳統思維及方法管理FinTech發展

https://news.knowing.asia/news/1abc388a-a224-475e-9a48-9e628985632f

許毓仁首先點出,沒有人能預知生活何時回到過去狀態,目前台灣大型企業的現金水位還能支撐半年到一年,最大衝擊是對中小企業,當他們失去營業額又找不到轉型模式,該如何是好?傳統銀行業者也是該憂心的業者,現在民眾存錢不再需去銀行臨櫃,若沒有數位化服務,勢必跟不上潮流。
「非接觸式的經濟成為新常態,所有產業是否有一套數位轉型策略,政府協助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這是最需要思考的課題。」許毓仁表示,如果台灣藉此機會,發展出一套FinTech解決方案及商業模式,足以提供給各個國家做為新經濟創新的典範。

區塊客

危機創造新商機!區塊客創辦人賀堅威:應提前部署「疫後元年」 – 區塊客

link https://blockcast.it/2020/04/27/taiwan-hit-fintech-2020/

「賦能講堂:區塊鏈應用全解析」中,奧丁丁創辦人暨執行長王俊凱提及,該公司結合地方政府及海外知名企業的合作,旨在為地方政府提供區塊鏈技術解決方案,擴大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其中新北市政府林務局的溯源計劃,更是協助政府實驗新技術,期待更多公部門創新,扶持台灣在地的技術。王俊凱指出:儘管台灣在法規制定上非常保守,但是台灣依然是創業家的天堂,雖今年與阿聯酋航空的合作延宕,但奧丁丁集團,目前正積極轉戰金融科技產業,創新支付形態,建造跨國界的支付系統,也持續尋求國際合作。

「STO 講堂:證券化代幣創商機」中,香港區塊鏈協會創辦人暨共同主席梁捷揚特別指出,政府普遍受大型金融機構的影響,因此區塊鏈新創業者仍無法突破傳統金融市場的局限,但是,區塊鏈點對點的優勢,其實是目前海內外事業經營的最大助力,如果政府可以正視區塊鏈技術,STO 的推動及發行應更暢行,再次鼓勵業者佈局全面虛擬及線上化之「疫後元年」。

理律法律事務所初級合夥律師熊全迪分享道,此波疫情的加乘影響下,海外投資人不僅中斷對台灣相關企業的直接投資,新創業者的募資基本上屬雪上加霜。熊律師仍觀察到網路及面向零售方(C 端)的持續性優勢,不管是企業還是資本方,或許可找尋逢低買進的機會點,創造新契機。

銘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財金法律學系合聘專任副教授林盟翔提出,政府應透過現有的金融機構進行 STO 的相關投資,在 STO 高監管的規範下,政府是否能研究其他的衆籌模式,為業者提供足夠的資金流,例如點數的應用,帶動消費及企業流動性,並呼應首長機關應携手區塊鏈技術提供商及業者,更有效的擁抱金融科技的發展及轉型。


台灣金融科技不創新?! 許毓仁呼籲:放寬監管、加速創新

https://blockcast.it/2020/04/27/hit-fintech-2020-jason-hsu/

前立委許毓仁:金融科技產業高峰會時呼籲,台灣政府及主管機關應正視台灣金融科技的發展,避免因過度監管而壓抑市場創新。

ABMedia.io

【Hit FinTech金融科技峰會】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惋惜「加密立委」,許毓仁感慨未竟之志

https://www.abmedia.io/the-fourth-hit-fintech-event-in-taichung/

ABM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引爆全球的「零接觸」商機,正觸發金融科技(FinTech)產業的轉機。包括網路銀行、電子支付,以及各種金融服務都在線上積極發展,期望讓消費者宅在家中,金流都能暢通無阻礙。包括政府酷碰券結合手機支付 APP,以及民間各種促銷折扣綁定金流平台,皆有助於金融科技的普及化與規模化。

將來銀行策略長吳健頤表示,沒有實體分行的純網銀,可省下一年就需要四千到六千萬的實體分行成本,就能將這樣的預算回饋給用戶。

KPMG 執行顧問孫欣與立法委員謝衣鳳一致認為,台灣的金融業人才具有水準,加上高端的技術人才,可以為金融科技帶來更謹扎實的發展,只可能監管方面確實較為嚴謹,讓許多創新難以實現,與新加坡、香港等地競爭。謝衣鳳補充,對於近來行政院的紓困方案,她認為應該著重酷碰券與行動支付的結合,趁機為行動支付培養使用習慣。

鉅亨網副董事長謝文淵也提到台灣的優勢,金融產業發展的較早與成熟,即便台灣金融人才較沒有突破性的發想,但卻是相對謹慎且深思熟慮的。

諦諾智金創辦人劉晉良以普惠金融的例子為例,表示若是能透過科技輔助,開放農民以農產品作為貸款抵押證明,將給農民更多的協助。

二、現場直播 (Knowing新聞)

上午場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v=598901657504191&ref=watch_permalink
下午場https://www.facebook.com/watch/live/?v=364530411155050&ref=watch_permalink

三、活動照片集 (0xMAG 區塊誌)